P5070G(右)的CH27-70手上弦機芯與VC 1141一樣,也是修改自Nouvelle Lémania 基礎機芯,但做了大幅度的修改,例如自家的Gyromax 無卡度配重砝碼擺輪,以及計時組件,寶石軸眼也由原來的21個提高到24個。
機芯表現
二者都做了五方位和溫差調校,擺頻都是每小時18000次。從規格數據上看, VC 1141上滿弦的動力儲存是48小時,只能算中規中矩。而PP CH27-70則達到了60小時,實際佩戴的效果也沒有太大出入。這歸功于PP采用了更大尺寸的發條盒,并修改了動力傳輸系統。
至于實際操作,倆兄弟的計時功能表現皆十分優秀。計時秒針的啟動、中止、復位都干凈利落,中央計時秒針在不同刻度上的復位歸零都十分準確,肉眼既看不出偏差也沒有抖晃。Nouvelle Lémania的基礎機芯本身的素質相當高,不然的話不會被VC和PP看上眼,而二者也明顯將所有機芯零部件重新按自己的標準進行了加工打磨。張澍生先生曾經說過:“計時表是真正的復雜功能表,因為計時機芯的運轉是動態的,既要像三問那樣按程序運行,也要被隨機的操作而重啟程序。”可以說,VC 1141和PP CH27-70機芯都完全滿足了計時機芯動態程序的操作要求。而在走時精確度方面,對于資深的收藏家或手表玩家來說,每天誤差幾秒已經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了。我們還是相信日內瓦法則和五方位溫差調校的結果好了。
評分:滿分10分
江詩丹頓VC47120:9分
百達翡麗PP5070G:10分
機芯設計
兄弟倆都以Nouvelle Lémania的計時機芯為基礎,都屬于高端定位的“半復雜”系列,自然在機芯的設計上使出了看家本領,力求盡善盡美。從機芯夾板的布局來看,VC47120采用了傳統的蓮花砝碼擺輪帶鵝頸式微調結構,修改成1141機芯。而PP5070則采用了自己獨家的無卡度配重砝碼Gyromax擺輪,在計時組件的柱狀棘輪上加了一塊固定碟片,在九點刻度位置上的計時齒輪安裝了夾板結構,并且還安裝了3/4圓周形狀的壓簧,并在四輪軸上安裝了離合軸,這也是為何PP的CH27-70機芯要比VC 1141機芯寶石軸眼數量多3個的原因(VC 1141是21個寶石軸眼)。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是,即使是機芯中心的“Y”形夾板,VC和PP的形狀也不一樣?梢钥吹贸,PP CH27-70對Nouvelle Lémania計時機芯的修改是完全按照PP的風格進行的,甚至把它當做PP的自產機芯對待,其修改的程度已經是肆無忌憚了。而1141則顯得相當克制,是能力有限還是財力不逮,抑或是覺得沒有必要?
表迷的要求是苛刻的,而比較的結果是現實的——盡管我一直對VC懷有很大的好感,但這次它的確沒有占到上風。
評分:滿分10分
江詩丹頓VC47120:8分
百達翡麗PP5070G:10分
機芯工藝水平
如果撇開板路設計和細節修改不提,單從機芯的加工打磨水平進行比較。應該說,PP CH27-70的每一枚零件都是嚴格按照“日內瓦印記十二法則”的規范重新制造的,并在擺輪夾板刻上了日內瓦印記。而VC 1141的機芯上不帶日內瓦印記,我也不能確定問題究竟出在哪方面,總之肯定是廠家有“取巧”的地方。說句實話,把VC47120和PP5070的機芯一起比較,有點不厚道。但VC 1141也并非沒有可取之處,透過藍寶石底蓋仔細觀察,其夾板倒角和紅寶石軸承安裝眼都做了鏡面打磨,夾板死角位置也做了細致的處理,特別是其機芯固定螺絲開口的邊緣做了倒角處理,這點為VC挽回了一些面子。
評分:滿分10分
江詩丹頓VC47120:9分
百達翡麗PP5070G:10分